1月17日,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發布了《2024上市公司鄉村振興最佳實踐案例征集活動》結果,經初審、專家委員會評審、誠信核查等環節,最終產生最佳實踐案例50篇,優秀實踐案例75篇。西部創業《黨建聯建聚合力 共謀鄉村促振興》案例成功獲評2024上市公司鄉村振興最佳實踐案例。
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在公告中高度評價:西部創業突出抓黨建,優選駐村干部、建強支部,多途徑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,注重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和文化建設,鄉村振興幫扶思路清晰,成效讓農民可感可及。
黨建聯建聚合力 共謀鄉村促振興
—— 寧夏西部創業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助力鄉村振興紀實
近年來,西部創業公司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中央、自治區黨委關于鄉村振興的部署要求,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以“三聯建、三提升”為主線,全力抓好鄉村產業振興、人才振興、文化振興、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,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統籌推進致富提升行動,主動參與鄉村建設、鄉村治理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,開辟了黨建與鄉村振興“同頻共振”的新路徑。《人民日報》《光明日報》《寧夏日報》等國家級、省部級媒體報道公司駐村工作成效20余篇,公司以推進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國企擔當。
推動組織聯建 提升支部戰斗力
一是擇優選派建隊伍。選拔熟悉農村工作、責任心強的同志擔任“第一書記”和隊員,分赴3個A類村開展工作,撲下身子,扎根基層,幫助解決實際困難,成為廣大村民的知心人、貼心人。二是強基固本建支部。各駐村隊發揮橋梁紐帶作用,與各村黨支部創建“黨建共同體”,訪民情、講政策、談發展,推動黨建全方位、多渠道引領服務鄉村振興。三是規范標準建體系。建立完善周快報、月簡報、季述職的工作機制,明確駐村隊配合各村黨支部宣傳貫徹上級政策、指導基層黨組織建設、引領基層社會治理、推動品質民生建設等6項主要職能,確保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。
推動產業聯建 提升幫扶針對性
一是項目聯合推動。各駐村隊接續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項目,濱河家園三村爭取到400畝集中流轉用地種植青儲玉米,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;團結村爭取到2000畝農田改造項目,農戶土地流轉費從每畝300元增加到500元;紅塔村組建農機隊,以低于市場的價格服務農戶,讓利于民。二是精準聯合幫困。濱河家園三村大力開展助學、助殘、助困活動,覆蓋人群600余人次,累計幫扶60余名大學生10多萬元。團結村協調110名群眾在項目工地就近務工,增加村民收入130余萬元。紅塔村聯合企業開展湖羊養殖,實行保底價收購。三是銷路聯合暢通。各駐村隊聯系社會團體、搭建電商平臺,公司大力支持包抓消化,共同擴寬農產品銷售渠道,年均銷售牛肉、蘋果、西瓜、面粉、蜂蜜等40萬余元。
推動文明聯建 提升發展向心力
一是建設美麗鄉村。采取“黨支部+網格員+黨員中心戶”模式,硬化路面、修整巷道,拆除私搭亂建,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檢查,督促清理門前“三堆”及巷道垃圾,實現村容村貌干凈整潔。二是推進文化下鄉。濱河家園三村第一書記利用攝影專長,每年為村民拍攝全家福300多張。紅塔村組建文化藝術志愿服務隊,開展文藝表演、趣味運動會,豐富群眾冬季農閑生活。團結村組建“云霞”課堂,輔導留守兒童日常課業。三是開展移風易俗。深入開展“四查四補”“八必訪”等入戶排查工作,宣講“雨露計劃”等各類幫扶政策,持續開展文明村莊、文明家庭創建活動,掛牌美麗庭院20余戶。面對面開展厚養薄葬、保護環境、優生優育等教育活動,讓新風正氣成為鄉村主旋律。(來源:黨群工作部)